我喜歡在MSN上亂畫,如此畫家的天分才不被埋沒。
今天,我和Kinki組成一個天團,團名叫做「si-ki」(由silent & kinki縮寫而成;說文解字:發音ㄙㄞ ㄎㄧ,英文意為精神病)。
我們都喜歡畫畫,終於找到知己啦,說好以後出畫冊賺大錢喔!
《作文:我的家庭》我的爸爸非常時尚,平時說著年輕人喜歡的冷笑話,這週末陪他買了MP3隨身碟,在家開心的掛著MP3跑上跑下。呵,以後坐火車就不寂寞囉!
《網誌冷颼颼》回到寢室,開大音響喇叭,陶醉在音樂旋律中,歌是愈聽愈有感情!
《天氣冷呼呼》穿上薄外套,在操場跑幾圈,寒冷天氣運動,終於能體會氣喘發作的人,呼吸困難是多麼的痛苦、致命。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感恩!
《病人冷冰冰》建立醫病間的信任,是精神科重要課題。在這裡該學什麼呢?傾聽、詢問、歸納、診斷、治療。如果有很棒的同理心,瞭解病人為什麼有如此的情緒與思考,然後得到病人的信任,更有利我們的診斷與治療。說這些很籠統,不是病人,很難建立同理心,最棒的,就是能夠當一次病人,體驗「躁、鬱、妄想、幻覺、自殺意念、暴力行為」,然後就能站在病人的立場想了。三總醫生,就甘心!
《自殺求關注》『為什麼,我把她當作我的生命,我對她那樣的好,她要如此對我呢?我為她跳樓,她卻來看我一眼都沒有!』
《死掛在嘴邊》『快給我住院,你放我回去,我就死給你看,我燒炭自殺。』學長告訴我,在精神科有一種人,無論怎麼自殺都不會死(除非不小心失手),這種人就是患有「人格疾患」。
《一家四口》『我老公15年前拿刀要殺我,然後我跟他離婚,他被診斷精神分裂症住進療養院。我有躁鬱症,現在家裡兩個小孩長大到20歲,一個躁鬱症,一個憂鬱症,我要怎麼辦?』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人生有什麼意義,每個人都在等死,只是早晚的差別?』又是一個憂鬱的25歲病人。
《不存在的聲音》『我整天在耳邊聽到有人要害我、要殺我的家人。』曾經在忙得不成人樣的內科時,即使電話沒響,我會感覺到手機的震動、聽到「鈴、鈴」的手機聲,亂提心吊膽的,那也算是輕微的幻聽吧。
《幻聽比較多》『我看到半透明人。』幻視,很少見。
《失眠》『每天晚上,我要5種不同的安眠藥,總共8顆才能入睡。』在精神科夜間值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開立安眠藥。病人晚上2130就寢,差不多2230,「大舉失眠人馬」會遊蕩到護理站抱怨睡不著覺,安眠藥不夠多。
《開車求撞》
《沒球打》聽音樂的同時,PHS響起,電話那端是在國醫大操場的龍九:「要不要打球,上面很多人喔?」
《爸媽一起加油》從電腦上翻出一連串比賽的相片過過乾癮,去年10月29日,這場比賽記憶猶新。當天整日傾盆大雨,比賽受到天候的關係,一直被中斷。黃土球場也變成泥淖。下雨天比賽特別辛苦,分不清汗水還是雨水,而且想到賽後還要把髒兮兮的球衣洗乾淨,淚水也只能往肚裡吞了。
《胸內》回憶起第一天踏進醫院的模樣,生澀和慌張是最適合的形容詞。胸腔內科講求速度,所以我們實習生個個練就飛毛腿本領,穿梭在病房走道。還記得剛開始,回到寢室,腳底一層厚繭,雙腿無力,得坐在浴室洗澡,那也是一天最享受奢求的一刻。然後,夜裡腳不聽使喚,突然抽筋,痛苦萬分!
《感染》感染科是認識醫院建築結構的好科,每天一至七樓走透透就像健行一樣,只要電話一響,就得從這端、奔馳至那端。若能與一位好學長學習,天天都會過得很開心。離開感染科,我帶著充實和滿意的心,到了血腫。
《血腫》幸運地,我沒有之前的同學忙碌。據說沒時間吃中餐,我倒不曾經驗過,還能訂飲料手卷。吃飽了,下午再睡個覺,滿愜意的。誰說血腫是累科呀!可用「慢條斯理」形容這個月。例行的置換人工血管及腫瘤傷口換藥外,其他技術也不成問題。偶爾事情多了,忙起來也是會臉色難看,我都會帶上口罩,希望不把低落的心情帶給病患。
《準備進入深層睡眠》麻醉科傳聞:麻醉會讓我們「睡的很舒服」。而我的目標呢,除了休息外,還要搶機會練習插管及加護病房的工作,希望不只睡眠品質提升,還要顧及技術升級唷!
帶著薄薄一層外科手套,屈著身體,在病人的床邊,維持著同個姿勢30分鐘之久。
暖燙的液體,一陣陣、一股股地感觸著指尖。隱約裡,從口罩的細縫,嗅到平常不小心咬到嘴巴而嚐到鮮血的那種滋味。
看著病人愈來愈虛弱,我請家屬多對病人說話,只怕,時間不多了;將聖母的圖片拿到病人眼前,告訴他,到了那邊,要跟「祂」說話喔!
血止了。只是下一次,不知何時會發生。只希望,一切都能讓他:平靜、安詳的走,前往美好的地方。
《值班》
《鼻胃管》記得第一次看著古學長放鼻胃管,學長睡眼惺忪的喊著「吞口水」,我在一旁看呆了,也強吞著口水,病人的老婆在另一旁則是掉淚水。
《動脈血》放入鼻胃管後,又來一位新病人需要動脈血。只好硬著頭皮上了,找了一位漂亮的護理師學姐讓病人分心(據說看過完整的動脈抽血)。兩個人毫無經驗,在病人的兩側鼠膝摸了10來分鐘,33歲男性病患,直問:「會不會痛啊?」「可不可以不要抽?」,摸來摸去,病人一方面肚子很痛,卻也害羞又緊張。兩個人來來回回,總是找不到強有力的脈搏。又過了5分鐘,在學姐的建議下,找到一處明顯處,下針!回血了,真是興奮呀!看看病人,苦不堪言的表情全寫在臉上。
《病歷》第一次值班,寫病歷就花了許久的時間,再加上不純熟的技術,整晚都沒闔上眼。不過,那也是從零開始,學習到最多的一夜。或許是上天給我的補償,之後的值班,大多一帆風順,曾經連三次沒接過病人,加起來也有七回沒收病人了,一覺到天亮的感覺真好。但也會有罪惡感,覺得自己學習的機會太少了,真是矛盾。
![]() |
日本的14天自助,最愛的即是函館 美麗動人的夜景,便宜又舒服的公家溫泉,親切善良的民宿阿姨。再讓我自助一次嘛... |
![]() |
休息一下,繼續向前走 |
沒有值班,寫完病歷,時間還是很快的溜走,十一點才回到宿舍。
下午在討論室,將兩個椅子並排,睡在上面三個小時,如此感到非常滿足。
每天在護理站,聽著好聽的廣播,心情也很好。
希望星期天可以早點把作業寫完囉!
在這城市裡
我堅持的相信
一定有那麼一個人
想著同樣事情
懷著相似的頻率
將耳貼在床面
靜靜地 聆聽
一噗通 二噗通 三噗通 四噗通 五噗通 ...
...三十三噗通 三十四噗通........ZZzzz...
好個催眠術
規律的好像數羊兒
差別是
睡著時 大腦讓羊兒們休息
然而
噗通依舊.....噗通 噗通 噗通.....
直到死去
![]() |
真的黑! |
I have in my hands two boxes,
我手上有兩個盒子
Which God gave me to hold.
都是上帝給的
He said, "Put all your sorrows in the black box,
祂說把悲傷放在黑盒子裡
And all your joys in the gold."
把快樂放在金盒子裡
I heeded His words, and in the two boxes,
我聽了祂的話
Both my joys and sorrows I stored,
把快樂和悲傷分別裝進兩個盒子裡
But though the gold became heavier each day,
不過. 金盒子每天都有加重
The black was as light as before.
但黑盒子卻依舊輕省
With curiosity, I opened the black,
我感到很好奇就打開黑盒子
I wanted to find out why,
想要一探究竟
And I saw, in the base of the box, a hole,
結果我在盒子底下發現一個洞
Which my sorrows had fallen out by.
我的悲傷都從那邊漏出去了
I showed the hole to God, and mused,
我把那個洞指給上帝看感到納悶
"I wonder where my sorrows could be!"
我不知道我的悲傷哪裡去了
He smiled a gentle smile and said,
祂輕輕地微笑說
"My child, they're all here with me."
我的孩子.它們都在我這兒呢
I asked God, why He gave me the boxes,
我問上帝為什麼祂要給我兩個盒子
Why the gold and the black with the hole?
為什麼一個金色的 一個黑色卻漏底的
"My child, the gold is for you to count your blessings,
我的孩子金盒子是要給你數算你的祝福的
The black is for you to let go."
黑盒子是要給你放下的..
《天公保佑》暗地裡,要跟Lisa尬文章...睡前上來練練手指。
《醫用縮寫是什麼?!》進醫院後,首要學習的工作,就是記熟白紙上密密麻麻的「縮寫字」。譬如說:pt = patient, Dx = Diagnosis, TX = Treatment, DM = 糖尿病, H/T = 高血壓,還有一堆給藥的方式,什麼qh碗糕(一天2次、3次...等)。反正現在看病歷紙,有一堆看不懂的縮寫字,不過熟能生巧,大部分常用的縮寫,常看就會了。
一、女生的發育年齡是比男生早的,左1是姊姊,左2是堂哥,差不到一歲,卻可以差半個頭。
二、小朋友拿到糖果都好開心!絞盡腦汁,也沒有印象手上一包,裡面究竟裝什麼好料,但可以肯定,一定很好吃!
三、我(右2)小時候就很會搶鏡頭,不但是前面的位置,也最上鏡頭(自以為...)。
四、小時候瘦不是瘦,後來體重以等比級數上揚,走路都會喘氣的小胖子!
《騙小兒科的魔術》
《誰陪我看極光》
偷閒了一下,看了中華隊2003年亞錦賽對韓國的比賽。記憶猶新,中華隊一路落後,九局追平,十局逆轉。陳致遠單場連四K,卻也打出了追平安打。當主撥大喊「又是高志綱!」,沒錯,中華隊逆轉了比賽。
心情如此激昂,不是因為中華隊打敗韓國隊,算一算2007-2003,已過了四年,時間就這樣悄悄的溜走。當時才三年級生的我,穿著白色長實驗衣,不好好做數據,一會兒就跑到合作社看電視轉播。現在,五年級了,對棒球的熱誠依然不減,只是時代更進步了,帶著NOTEBOOK,坐在大教室的後面假裝上課,情緒卻跟著螢幕裡的球賽震盪。
一轉眼,快要實習了,以前還覺得,七十三年次很年輕,比較才發現,許多球星藝人年紀小,成就非凡。唸著國考,想著過去在學校的四年裡,好快好快,還未玩飽學足,卻即將踏進巨塔承受社會人的壓力了。尤其,生命的事業,是最沈重的。
當我脫離學生身份時,還能看到中華隊LIVE嗎?呵呵,恐怕只能成為最美的回憶了。